着生藻类监测/检测—水生态监测|水生生物检测

着生藻类监测/检测—水生态监测|水生生物检测

着生藻类定量检测结果包括:种类组成、密度、生物量、多样性指数(Shannon-Wiener Index)。 着生藻类定性检测结果包括:种类组成。着生藻类监测/检测是水天地科技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,已累积检测数千瓶样品,检测人员具有丰富的检测经验,同时公司有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,把控检测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。

   

着生藻类(Attached algae)系指附着在水底、沿岸、水草或其他水中突出物、漂浮物上的藻类,一般不具备明显的运动器官(如鞭毛),主要通过胶质、胶柄、胶鞘、胶套、着生细胞等着生在附着物上。但在实际工作中将其与浮游藻类(Planktonic algae)严格区分开来并非易事,一般将从附着物上洗刷下来的藻类均归入着生藻类。


监测依据:

   着生藻类标本的采集及处理依据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(张觉敏、何志辉等主编,1991.10)、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(SL167-2014)、淡水生物资源调查方法(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)、《淡水浮游动物研究方法》(章宗涉、黄祥飞,1991)、《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分析标准方法—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》(孙鸿烈、刘光崧主编,1990)以及《湖泊采样技术指导》(GB/T 14581-93)等标准进行。


采集方法:

   在采样点河流上下游100m范围内,依据河流生境的不同(流速、水深和透明度),挑选9个石块,从各石块上用硬毛刷分别刮取一定面积的着生藻类,用自来水冲刷至不锈钢托盘中,加入鲁哥氏液(Lugol’s solution)固定后转移至广口塑料瓶中保存。为便于长期保存,加入终浓度约为1%的甲醛溶液。水样经两次24 h沉淀、浓缩至30毫升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部分参考资料:

1) 胡鸿钧,魏印心. 中国淡水藻类—系统、分类及生态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6

2) 黎尚豪,毕列爵. 中国淡水藻类志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98

3) 朱蕙忠,陈嘉佑. 中国西藏硅藻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0

4) 章宗涉,黄祥飞. 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. 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91


监测结果:

监测结果包括以下内容:硅藻和非硅藻的种类组成、密度、生物量等。


检测照片示例:

1541058955271272.png

偏肿桥弯藻


1541059082354151.png

尖针杆藻


标签: 着生藻类
电话咨询
检测项目
公司位置
网站首页